俞伟超:考古学的中国梦
近代科学范畴内的中国考古学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四代学者的努力,现在已对各古文化的谱系、基本面貌、历史特点有了大致了解;对于这些古文化在全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位置及其价值,亦已开始思考;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中,必将能把中国境内的古文化在全人类文化的谱系树上加以
近代科学范畴内的中国考古学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四代学者的努力,现在已对各古文化的谱系、基本面貌、历史特点有了大致了解;对于这些古文化在全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位置及其价值,亦已开始思考;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中,必将能把中国境内的古文化在全人类文化的谱系树上加以
6000年前,一朵“花”的绽放,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底色。你想过吗?在汉字还没出现、青铜器还是未来科技的史前时代,中国大地上已经掀起过一场席卷八方的“文化浪潮”。而这场浪潮的源头,竟是一朵“花”。
广义来说,从考古学诞生开始,就有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后,就写了一本书《中华远古之文化》,把中华文化的源头追溯至仰韶文化。而从国家起源的角度讲文明起源,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讨论热潮。
“黄河宁,天下平”,这条奔腾五千年的母亲河,藏着中华文明的密码。当“何以中国·黄河安澜”采访团走进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博物馆,那些色彩斑斓的彩陶,正以斑驳纹路诉说着“最早中国”的文明叙事——这里不仅是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更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形成文化共同体的“文明原点
近日,央视新闻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共同推出的“博物馆里的历史课”系列队课,总台央视主持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小鹿姐姐带着少先队员们来到了第二站——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巨龙,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一路汇聚百川,以磅礴之势蜿蜒而下,流经河南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时,留下了数不尽的故事与传奇,也孕育出了璀璨夺目的文明之光。
大河安澜幸福来。9月18日至9月21日,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国的留学生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等地,参观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焦裕禄纪念园、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庙底沟博物馆等地,穿越千年,追
国宝讲故事红领巾传文脉央视新闻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共同推出“博物馆里的历史课”系列队课在全国的九家博物馆开展特别的少先队活动课总台央视主持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小鹿姐姐带着少先队员们来到了第二站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三门峡地处黄河流域庙底沟时期的彩陶是仰韶文化最鲜明的印
从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对黄河的由衷赞叹,到贺敬之《三门峡歌》中“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的豪迈,时光奔涌向前,黄河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9月21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三门
9月18日,在第二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作了以《庙底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博物馆展示传播研究》为题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庙底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创新展示与传播手段,让这一古老文明在当
在九月的秋风中,黄河之滨再次响起文明的回声,仰韶文化在黄河文明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9月18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他带领广大网友进行了一场穿越六千年的文明对话。
今8000年前后,裴李岗文化、上山文化、高庙遗址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先民已形成敬天法祖的“一元”宇宙观,出现数卜、八卦符号、土葬族葬、龙凤崇拜等精神文化体系。距今6000年左右,庙底沟类型扩张促成早期中国文化圈形成,中原、东方、江汉、辽西等地出现大型聚落与差异
“悟空,近日天有异象……”近日,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气象局发布的短视频《悟空之问天篇》在微博上异常火爆。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上,该视频和省科学院报送的《荒野美拉德》、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报送的《文物会说话》等10部原创科普短剧,荣
广义来说,从考古学诞生开始,就有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后,就写了一本书《中华远古之文化》,把中华文化的源头追溯至仰韶文化。而从国家起源的角度讲文明起源,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讨论热潮。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玉章学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新石器夏商周考古学、中国上古史、环境考古与人地关系、
庙底沟彩陶作为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遗存,其年代距今约6000至5300年,代表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发展的高峰。该类陶器以红陶黑彩的鲜明对比、繁缛精美的装饰纹样及多样化的器形特征,体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艺,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初期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载体。
人类历史上有过不少文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主要依据文献史料,将人类文明概括为希腊模式、中国模式和犹太模式。他说,“需要把犹太模式作为流散社会的代表,需要把希腊模式作为从地方国家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典型,需要把中国模式作为一个保持着治乱交替韵律的统一国家的缩影”,
新学期将至,日前,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积极响应文化育人号召,精心筹备的“职业体验活动月”正式启动报名,为广大青少年打造沉浸式文化传承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在新学期开启文化探索新旅程,厚植家乡文化。
这条“华夏文明溯源研学之旅”,从史前遗迹到青铜王朝,串联起七大文化地标,让沉睡千年的历史图景在中原大地生动再现。
这个暑假,河南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好去处?6月20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在答记者问中介绍,近年来,河南厚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塑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品牌,通过“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